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之一:MY-HIEND 音響發燒友 twc 家訪

在 MY-HIEND 網站認識了很多音響發燒友,憑著當然不是我的音響經驗(我的整套音響系價格可能還不值人家一條訊號線),而是我對錄音藝術的看法。雖然,習慣聖俗二分的道德主義者總是優先輕視這些『玩物喪志』的發燒友;但是,一個擁有真正科學精神的人,不會這麼無聊地泛道德主義,反而優先理解他們的付出究竟有沒有相對應的科學效果;如此,泛道德主義就可以丟到一邊,從而讓大家都能分享更多音響科學與音樂藝術的交流。於是,認識了超級發燒友twc兄,整套音響系統完全是天價!那麼,究竟有沒有意義呢?於是找一天與一堆同好殺到他家去,好好品味這樣的發燒精神。
  twc 網友的音響系統介紹請參考《【全台唯一的McIntosh XRT30用家】家訪 twc》
● 玻璃CD的聽感:
古典音樂市場上有一個有趣的訊息:使用玻璃CD可以得到高超音質。雖然價格昂貴無比,但是對於科學觀察來說,我只在乎倒底真相如何?於是在 twc 家經驗到完整的玻璃cd聽感,我們徹底比較的是卡拉揚1962錄音之玻璃CD;原廠提供一張普通CD讓玩家與玻璃CD比較,這張我們以下稱為PK版,再找一張現在市面上最容易買得到的大花版CD進行比較。
  結果,在頂級音響的鑑聽能力下,果然發現大花版是最爛的轉錄,明顯地壓縮高頻與低頻的動態,再利用EQ加料。PK之CD轉錄極佳大勝大花版,但是極低頻與極高頻的動態仍有保留。玻璃CD則是擁有最完整的極低頻與極高頻之動態與暫態,但是,卻『更暴露』了這個錄音從錄音藝術的立場是有嚴重缺陷的。
  我在先前提到『慧星式音場與花香式音場』,真該來 twc 這裡示範,實在太明顯了;卡拉揚這張錄音正是過度後製混音導致『慧星式音場』。
  後製混音之所以容易討好耳朵,是因為後製混音的工作過程如果不壓縮動態,很容易產生過量失真。因此它們往往先壓縮動態,再還原動態;但是,這個動作注定會損失暫態細節。這種壓縮動態的唱片,一向是最容易討好『不正確音響』再從而討好使用『不正確音響』的耳朵。當然,有很多後製混音的唱片使用最高難度的『不壓縮動態』進行後製,仍然可產生完美的錄音藝術;只是卡拉揚的這張錄音,是不夠完美的『慧星式音場』;結果,即使是玻璃CD(甚至是第一版LP),照樣感覺『場面』極小、樂器被框住、深度沒有層次.....所以,『錄音』還是決定一切。
● XRCD的聽感:
  再來比試的是大、小歐伊史特拉夫演奏的莫札特 K.364,比較LP與XRCD(我事先不知道)。弦樂聲當然LP會佔便宜,但是『空間感』我個人比較喜歡數位音源,可是越聽越奇怪.........
  奇怪的是CD怎麼會『中頻這麼肥?』,好聽是好聽,但是明顯覺得這是過度加料......這時忘了誰告訴我,這是XRCD;這下子我猜到了,超低頻會很危險了。
  果然,在管弦樂的最高潮、小提琴強烈的切分音伴奏中,先是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一下一上兩聲強奏,再由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一上一下兩聲強奏。後兩聲都有低音大提琴,但XRCD的聽感是低頻加料,造成『第二聲』明顯低音比『第一聲』肥過多,聽起來好像第一聲沒有低音大提琴、第二聲是低音大提琴加管風琴的低頻滾滾而來令人有壓迫感......這當然是錯誤的低頻,莫札特這首音樂才沒有管風琴哩!
  我的個人觀點是:CD本身的訊號就可以全殺所有現代音響器材了,除非不玩數位改玩類比。否則,CD播放效果不好,通常不會是CD本身格式不好,而是音響有問題或是錄音有問題。
● 目前聽過最真實的管弦樂錄音:

唱片介紹:TIMPANI 1C1117
這張唱片是我聽過的唱片中最偉大的管弦樂錄音,不但有大型樂團的氣勢,而且也有如同室內樂團的細膩。更糟的是,這些唱片證明了錄音藝術是『科學的』,只要錄音師沒有亂來,那麼越新的錄音就會越偉大、越真實。也就是說,再過三年,又會出現多麼可怕的新錄音?只好一再地買買買買買......。
  這是皮爾奈的管弦樂與人聲之作品集,欣賞的重點在於第5、6、7軌的《聖方濟修會的面貌》【Paysages Franciscains】。第5軌(第1曲)使用極細膩的音色變化描寫大自然的神秘悠遠,第2曲使用最細微的動態變化來描述另一種心情與情景;第3曲最可怕,從前兩曲的氣氛走向最驚天動地的大高潮;動態與氣勢之強烈,把我所有聆聽現場演奏的經驗通通比下去。
  在 twc 家放了第3曲,因為現場人數過多,高頻弱音時能量不太夠;但是到了樂曲中段,遠遠地法國號、小號與長號開始出現,樂團展現最大的動態;能量感十足的情況下,見識到超高級音響的『現場重播』能力。
  首先是音場的深度。這麼頂級的錄音,音場之深度直接破牆而出到了對街,法國號手就在對街演奏著美麗的旋律;再來是音場之『高度』,撥放其他唱片會覺得聲音定位無法高過天花版,聆聽本唱片時感覺直接破屋頂而上,單層樓高變成三層樓高之多;
  這麼美好的音響體驗中,讓我理解到一個超高難度的標準;這必需是『相位非常正確』的數位系統才辦得到,LP系統雖然可以輕易辦到但會有另外的混淆因子,這裡先不論。
  一張正確錄音的管弦樂唱片,小號、長號與法國號的『定位』要『完全不一樣』,才是音響系統『相位非常正確』的明證。
  聽過現場就知道,小號有『最佳的穿透力』;雖然位於樂團最後面,但是強奏一吹,聲音的穿透力會瞬間定位到樂團的『前面』甚至直接定位在聆聽者的耳邊。所以小號的定位『隨著聲音強弱而有深度定位的變化』,這才是正確的錄音與正確的音響。當然了,很多人稱贊的 DECCA 之芝加哥銅管,一片銅管聲很雄壯定位在樂團之後;先不說後製造成音質美化的錯誤現象,單憑無法正確呈現小號的穿透性,就可以知道這是加料而非自然的錄音了。
  長號次之,穿透力沒有小號強,『隨著聲音強弱而有深度定位的變化』的現象沒有小號那麼誇張。法國號的穿透力最差,必需比長號更不明顯。正確區分這三種銅管不同的『穿透力』,當然必需左右聲道之相位極端正確才能發揮出來。但是老錄音沒有這麼強的傳真度,只有現代錄音藝術才做得到。而錄音藝術到此境界,如果能正確播放,其實音響己經可以取代現場了。
● 高頻與吸音:
  當天在 twc 家發現的一個小小問題:高頻吸音多了些。終究音響室東西太多,還是有點吃虧。測試高頻吸音過度的過程是:先來 SOLSTICE/FY 這張 Chemin 之 Fazioli名琴演奏《漢馬克拉維》。
再來一張更可怕的浦朗克之雙鋼琴:RAES父子。
前一張是錄進稍許空間殘響的錄音,後一張則是極端不錄進空間殘響的錄音;前一張只殺能量感不足(或動態不足)的音響系統,後一張專殺濫用偶次諧波失真(就是加料啦!)的音響系統。因為所有的『加料』都像唱卡拉OK一樣,透過加上ECHO而變得肉感十足。但是ECHO必需根據既有的空間殘響去增倍,假使原始錄音本身就沒有空間殘響了,再增倍也沒有用。所以,一放這張可怕的雙鋼琴,通常依賴加料的音響系統就準備完蛋。
  但是在 twc 這裡卻出現極度高傳真的結果:這張唱片所有細節通通一清二楚,演奏家細膩的指法完全清楚浮在面前。但是,音質還是乾了些;尤其是只要有一點背景躁音(例如有人低聲聊天),音樂細節就被吃掉地很慘。在我的經驗中,這很類似把真實鋼琴放在吸音室演奏的聽感,所以我推測是高頻吸音多了些。
  因此再放這一張:SPIETH 演奏庫普蘭大鍵琴:
沒錯!一點都沒有變難聽,高頻完全正確;但是音質就是略乾一點點,真的有高頻吸音的問題。
  於是我們當場一起討論,結論是擺在皇帝位前的矮書桌與桌下塞滿滿的雜誌在做怪;當場小葉站長與michael99網友就起哄要搬桌子,我看這兩個熟客敢這麼做,當然跟著捲起袖子就要上了......沒想到這兩個是奧客(好吧,再加我這個大奧客),看到主人 twc 的臉都歪綠了,只好放棄......
● 小結:
  這又是一次美好的音樂與音響體驗,透過頂級的音響系統映證我對錄音藝術的研究,並且與眾多音響發燒友在美妙的音樂中交流;其實,發燒友沒有古典音樂流行觀點的包袱,說不定更能提早掌握音色藝術的美妙呢!當然,我還是只有窮窮的一套音響系統,只是可以想像正確重播該唱片的效果之後,對於音色藝術的感動就更加踏實了。
蘇友瑞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