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古典音樂的『新天新地』之十:首次經驗大鍵琴的音樂美感

這世界上原來存在這麼好聽的樂器,它的名字叫做大鍵琴。以下引自新天新地網站上的介紹:

COUPERIN Fancois COMPLETE HARPSICHORD WORKS Noelle SPIETH,harpsichord
    庫普蘭是大鍵琴音樂中最完美的典範,當時大鍵琴製作也達到了完美的境界。這套全集巨細靡遺地呈現了庫普蘭的大鍵琴世界,也在新的世紀開始為這位古今最偉大的大鍵琴作曲家留下擲地有聲的不易之論!製作過程歷經十三年,演奏者史碧耶絲身兼音樂史家,在庫普蘭的指法與裝飾奏研究上鑽研極深,他的演奏在音色、和聲的結構性與技巧上尤見功力;由於在歷史名琴的找尋與整備工作上無比用心,加上SOLSTICE也再次展現了大鍵琴錄音上一貫的至高水準,這套全集足以令人完全體驗到巴洛可作曲家眼中「完美的樂器」真實的生命!
從來沒有喜歡過大鍵琴的唱片,總覺得吵雜又混亂;直到見識了這套 FY/SOLSTICE 的大鍵琴錄音,才發現又是一個音樂、錄音與音響之間複雜的辯證現象。
  從『音樂』來說,大鍵琴的撥弦發聲特性,讓『裝飾音』成為獨特的美感來源;尤其是『漣音』裝飾音(往上或往下快速反覆彈奏一次或兩次),可以充分表達撥弦後的共鳴美感,又不至於有太多音符的共鳴反而造成吵雜。於是明顯聽出庫普蘭在這組樂曲中,裝飾音本身成為音樂美感的中心;雖然莫札特也在K.614弦樂五重奏實驗過以裝飾音為美感中心的室內樂,但是大鍵琴的『漣音』裝飾音(也就是只反覆個三、四次就中斷)之味道是鋼琴與小提琴都表不出來的。似乎鋼琴適合像貝多芬《熱情》第三樂章那種無窮動的快速音階律起伏,小提琴的抖音與震音之高度結合(如克萊斯勒版的《魔鬼的顫音》)是獨到的美感來源,管風琴當然適合強調不同聲部的相互和聲融入,而大鍵琴的裝飾音美感卻是獨步武林;這下子終於可以理解為何正宗原味的郭德寶變奏曲是為大鍵琴而作的了。
  以本套唱片第一張(先前有賣單張,現在似乎只有全集)而論,我喜歡用第七曲和第八曲來測試大鍵琴的美感。
  第七曲 1:02處與 1:32處,在大鍵琴的高音域進行同名音反覆彈(撥)奏,不知是何種樂器發聲原理,在這種段反覆同名音演奏時產生像敲鐘一樣的共鳴音色,卻又清脆如冰晶玉潔般引人遐思。
  第八曲是我最心怡的美麗曲目之一,天啊!我對巴哈有點動搖了!庫普蘭這首音樂預見比郭德寶變奏曲更美妙的音色饗宴,可能巴哈對大鍵琴藝術的掌握輸了庫普蘭一截......這首音樂是要聆聽如精靈般薄翼的鼓動感覺;高音域的大鍵琴使用弱音鍵盤開始演奏和聲色彩豐富的主旋律,再轉到 0:27與 0:46、0:55 的中音域旋律加以應答。這條中音域旋律是聆聽重點,它中間的漣音裝飾音有非常強烈的琴弦振動感,從而產生我所謂如精靈般薄翼的鼓動感覺。從1:10 把應答旋律加以轉調進行旋律的發展,構成浪漫的精靈之舞,真是令人陶醉的大鍵琴!
  我使用兩張大鍵琴唱片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分別是:
 
巴哈:賦格的藝術,1969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77013-2
  巴哈:音樂的奉獻,1987
Harmonia Mundi FRANCE 901260
一比之下才真正聽出 SOLSTICS這套唱片的價值所在。我並不知道這個比較過程中,大鍵琴本身的品質與演奏者的演奏水準之影響又有多大;總而言之,大鍵琴的高音有一種黃金般的質感與精靈般的靈秀之氣,1969那張唱片表現的還可以,1987那張唱片就完全聽不出來。而大鍵琴的低音有一種撥弦的彈跳感,1969那張幾乎沒有(是琴的原因?),1987也一樣沒有。這些大鍵琴唱片的播放結果也未免相差太大,簡而言之若不是這套唱片我根本無法了解大鍵琴之美,錄音水準真的決定了一切!


註:音響升級後,更新犯錯部份
寫這篇當時是在不到3坪的小房間,三萬五仟元的音響,雖然正確鑑聽出 solstics/fy 的高傳真,但是,雖然勉強聽出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77013-2 的高頻不夠正確,但是沒有能耐分辨出它的『堂音』完全是『人工殘響』。等到音響昇級後,這張唱片從『還能聽』變成『慘不忍聽』,加料太嚴重,毫無真實感。

Harmonia Mundi FRANCE 901260 在空間不當的情況下完全展現不出它擁有極高水準的神聖空間音場與舞台,高頻的確遠輸 solstics/fy 一大截,但是真實感遠比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77013-2 好太多太多了,也比一般唱片(包含emi france)強之一截。它可以名列最殺音響唱片,只是因為它沒有我專門推薦的唱片那麼極緻。若是要走向這種唱片的錄音藝術,α(Alpha)是更好的選擇。不過因為 Harmonia Mundi FRANCE 是法國大廠,比較有機會聽到法國最偉大的大型樂團之錄音。
也有人會擔心我的音響升級到百萬以上,會不會上述聽感又相反了?嗯,當然科學是永遠會犯錯的啦!不過我想最極緻的 solstics/fy 應該永遠不會犯錯的.... 

  此外,音響系統的取向也導致巨大的差異。在我的音響系統中,僅僅把一萬五仟元的Ortofon 105換成一些五萬元級的喇叭,結果會讓上述大鍵琴的美感完全消失;更麻煩的是,僅僅把訊號線由 ORTOFON 6.5N 換成便宜的紅黑線,一樣喪失掉大鍵琴的美感。這種對於音響器材的敏感性,剛好見證了音響藝術的人文取向。
  音響系統中,因為成本因素無法表現正確的高頻動態,於是普遍的想法是透過壓縮高頻動態來換取聲音的甜美。而我有幸使用的便宜喇叭ORTOFON 105,卻是屬於不壓縮高音動態的設計取向,所以播放這套唱片表現的大鍵琴美感遠勝很多中價音響系統。我在音響圈內認識兩種對立的音響玩家:一種是追求流行的音響使用者,另一種如 MYAV 之 hcf1689網友。雖然兩種音響玩家皆可以隨心所欲地調整音響取向,但『追求流行』的音響玩家傾向高頻修飾後的音響美感,另一種音響玩家則傾向高頻無修飾的音響美感。很明顯的結果是,在hcf1689家播放這套唱片驚為天籟,在『追求流行』的玩家播放卻比我自己的便宜系統還難聽.......凸顯了音響美學跟不上古典音樂素養的窮困。
  音響的人文取向是另一個層次問題,但是要品嘗真正的大鍵琴之美,卻是明顯嚴苛地挑剔音響系統的鑑聽能力;也就是只要高頻有些修飾,往往造成大鍵琴聲音響美感遠遜鋼琴一大截的下場。在台灣,古典音樂的聆聽環境以唱片與音響為主,這就怪不得鮮少人喜歡大鍵琴了 ── 因為音響產品(尤其是喇叭)普遍利用壓縮高頻動態來換取所謂的美聲。
  這又是一個音樂、錄音與音響之間的複雜對話結果:綜合了庫普蘭的音樂成就、FY/SOLSTICE的錄音藝術與、中低價音響的設計取向與高價音響系統的調整取向,再次見證了音樂的感動是牽涉到多少複雜的層面!
蘇友瑞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