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音樂與音響》綜論音樂欣賞與音響判斷的普遍客觀性

※ 原載於MY-HIEND電子雜誌創刊號第二期。
  在前文《對於『音樂軟體』的一些基本觀點》我指出了『正確的唱片』之真實現象,理所當然一定會引起『音樂欣賞只是主觀喜好』的爭議;然而古典音樂與音響科學都是承接西方科學精神的文化產物,沒有正確的科學視野往往造成嚴重的思辨謬誤,從而徹底毀滅任何音樂或音響進步的可能;因此,本篇文章將要徹底顛覆我們對音樂欣賞與音響判斷的反科學謬誤,從而真正幫助音樂與音響之深刻感受。
(附註:本人約在1994年的遊戲文字『如何判斷一篇樂評』被到處無記名轉載也就算了,甚至還有一位不知是誰的把本人遊戲文字不記名加在文章後段變成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如何寫樂評及如何判斷一篇樂評』,請大家還是尊重一下原創作者吧!不過我最臉紅的是那些遊戲文字的水準實在很低......)
一、從人類知覺系統談起:
  要論述音樂欣賞與音響判斷的普遍客觀性,必需使用極高難度的認知心理學知覺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在此我儘力以通識的、日常生活的入門角度解釋清楚。這些內容己經在大學開設通識教育課程教授了近十年,應該可以讓讀者們順利理解。
  人類無論是閱讀、觀看、聆聽、嗅聞或品嘗,總之所有的感官系統,通通擁有『無法被證明有限』的恐怖能力;使用正確的實驗技巧,我們可以證明人類從出生到現在所有一分一秒的記憶通通絕對不會忘記,只會提取失敗。同樣的,滿滿幾百字的一頁書本,一眼看去一秒鐘,可以看到並記下多少字?認知心理學家發現完全無法測量『知覺記憶』裡究竟記下了多少字,因為多到無法使用合理的測量方法來估算!簡而言之,人類對於外在感官刺激的訊息接收能力是『近乎無窮無限大』;也說是說,如果你我同樣聽完30分鐘的音樂,我們兩人都會通通把每一分每一秒的音樂徹底記在大腦中絕對不會遺忘,而且我記住的將與你一樣多,絕不會有我是高手就會記住比你多的現象。
  然而,人類進行思考、表達、心得感想與溝通時,會出現非常固著的『過濾訊息』現象。以現有知識估計:請你認真、再三反覆閱讀一本書,雖然從上一段看來你一定可以一字不漏全背下來,但是讓你說出對該書本的感想時,你會主動把100%的訊息過濾掉只剩下約5%的訊息(5%只是一個簡化數字,不必深究),然後再告訴別人你對這本書的心得感想與其他。正因為這是認知系統自動自發的功能,所以你無論反覆閱讀幾千次都沒有用!你永遠只會關注你的認知系統所關注的5%。同樣的,聲音訊息更是如此,同樣一起聽了30分鐘,同記住每分每秒,最後分享心得時糟了!你聽到的是詮釋不佳,我聽到的是音色營造超強;你聽到的是銅管演奏破音連連,我聽到的是銅管努力表現最正確音色即使破音也在所不惜.........
  於是我們知道為什麼藝文欣賞會有非常主觀、各說各話的現象了,因為我們永遠只能根據我們認知系統決定的5%進行運思、心得與分享;每個人決定的5%各自不同、有交集有相反,因此造成我們只好感嘆:藝文欣賞真的很主觀。但是這是真相嗎?
  當我以22歲的年輕資格於當時國內最頂尖的《古典音樂雜誌》擔任專欄樂評時,便模模糊糊地發現這個『藝文欣賞很主觀』的心理現象;無意間採用專業心理學訓練的知識,建構一套藝文評論的客觀普遍方法;這套方法後來我在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教時定名為『我學方法論』,重點是向學生們闡明『藝文欣賞應該是普遍客觀的!』,從而產生深度的藝文鑑賞與思辨能力。
二、『我學方法論』簡介:
  『我學』一詞是中原大學通識教育的『天、人、物、我』四大理念之一,我借用來描述這個方法論。首先,每一個人都是在接觸藝文作品後,直接以各種文字或言詞來描述他的心得感想。根據前述的心理現象,這種錯誤的我學方法必定導致主觀與各說各話,因此請放棄這種方法並同時把如此方法的藝文評論資訊通通丟到一邊,因為那些往往是無效知識,只有當你跟評論家的5%非常接近才可能有意義。更可怕的是,這還意謂著如果你找到志同道合的評論文字,使用這種錯誤方法而讓你認同,這表示你更囿限、更固著在劃地自限的5%。使用錯誤的我學方法論(藝文欣賞方法),網路豐富的知識將造成自己更加地固著與偏差,因為永遠找得到跟自己一樣的5%,然後永遠無法掙脫。理應多元開放的網路社會,種種資訊反而比實社會更媚俗、更偏差,正是這種5%的劃地自限。
  正確的我學方法論很簡單,首先當然還是接觸藝文作品,第一步則是先自我設限『選定角色(情節)』。這一步的涵義是,強迫自己承認永遠無能、即使簡單如多啦A夢卡通也絕對只能關注到5%,完全無法掌握100%。因此,選定角色表示直接表明自己的5%究竟是那個範圍。
  第二步是『重述完整故事』。意涵為根據自己選定的角色(或情節),把自己關注的5%詳細說清楚講明白,而且越清楚越好、越顯示自己走向客觀普遍化的藝文素養。
  第三步就可以回歸初衷,表達自己的感想、心得與其他評論。
  為什麼要多加第一步的自我設限與第二步的詳述過程呢?這就得回到心理現象。先前己經表明人類的訊息接收能力是近乎無限大的100%,只是拿出來使用就遽降成5%;自限5%才會造成主觀,回歸100%那麼人人將同樣普遍客觀。因此,既然人人都是100%,只是提取失敗因而退化成5%;那麼我們提供越完整、越詳細的訊息,等於是強烈幫助他人正確提取出他腦海裡深深牢記的100%,從而成功提取出超越自我限制的95%。因此,當我所根據的5%,透過正確我學方法論詳細說清楚,導致你成功地從95%中提取出來;你就會『哇!為什麼我沒有想到?』而得到感動,然後發現我的心得與感想其實客觀無比!因為同樣的資訊,同樣都是人,心得感想當然相差不多。
  也就是說,何以你會覺得藝文評論往往很主觀?其實這就是因為大家雖然看閱讀的是同一本書、用來進行心得感想的5%卻天差地遠,當然就會覺得非常主觀各說各話。囿限5%當然是弱化藝文欣賞的意義,能走出5%而吸收更多才是深入的藝文欣賞。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音樂評論或音響評論等賞析文字的原因了!因為我們需要他人的幫助提升自己囿限於5%的先天無能,從而得到超越5%的深度感受能力。
  當然了,同樣是人對於完全相同的5%,不見得保證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感受,這的確是藝文欣賞與自然科學不同之處。但是如果堅持這個差異,卻把嬰兒與洗澡水一起掉倒,放棄任何普遍客觀只追求自我主觀,就會變成固著5%的井底之蛙。同樣是藝文欣賞之所以有人深刻而有人淺薄,主要的差異便在於此。
三、使用『我學方法論』的音樂評論:
  當初進行樂評文字,很明確發現兩種類型。同樣是社長要求一千字的樂評文章,同樣高水準的樂評家進行兩種不同的評論方法:一種是,使用各種形容詞去描述他對唱片的感受是什麼;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或老殘遊記描述說書之美的黃山三十六峰,都是這種直接從藝文作品進行心得感想的方法。於是這種樂評家的文采很重要,甚至文學素養會漸漸地比音樂素養還要高很多。因為人的感受是很簡單的,要成功堆砌成一千字卻不會平淡無聊,需要的正是如白居易或劉鶚的生花妙筆。
  然而正如我討論的:無論文學水準再高,這永遠只能針對自己囿限的5%;到底是要聽更多更豐富的音樂?還是音樂己經夠了轉而欣賞文筆之美?
  而我當年正是模糊地意識到這個『藝文主觀化』的困境,因此我給自己訂了規矩:用盡字數證明我的感想是客觀的。於是我的樂評文章開始與眾不同:評論舒伯特的鋼琴三重奏,我要求自己所有的感受一定都要對應音樂播放的時間或樂譜的段落;讀者當然多數看不懂樂譜,沒關係我儘力把樂譜該處究竟是什麼聲音、什麼節奏、什麼力度說清楚講明白,甚至直接標示這是CD第幾軌的幾分幾秒處。因此同樣是一千字的樂評,只有兩三句話是心得感想,其他字數通通是進行我學方法論的第一步『選定角色(情節)』與第二步『重述完整故事』。
  於是這種走向普遍客觀性的音樂評論馬上發揮我自己也沒想到的巨大力量,不只是雜誌社開始有人詢問那位署名『雷門』的頂級高手是何方神聖,更明確的現象是:我常常說網路上要看『長期效果』而不是『短期效果』。使用錯誤我學方法論的樂評,有可能因為一時炒作或文筆華美而著名於世,但是在網路上往往不到三年就煙消雲散了;然而我即使是22歲二十多年前的樂評文章,到現在只要想聽該唱片的愛樂友一定都會到處轉載。這就可以從人類現象看出社會學上的『普遍客觀性』,同一時間評論該唱片的樂評至少十篇以上,最後能留下來的往往就是最能說服人的作品。為什麼可以說服人?因為普遍、因為客觀。
  當然了,正確我學方法論的第二步『重述完整故事』,的確會因為作文能力的好壞,而導致音樂素養略差的人反而因為文筆高強而留下豐富的樂評;但是做為一種科學的進步,這甚至不是缺陷而是祝福。同樣的,音響評論也必需走向這種『我學的普遍客觀性』,作者與讀者才能雙重獲得最大利益;這牽涉到科學社會與科學哲學的正確理解,我將在下一段仔細論述。
四、科學社會的『實在』:
  從科學哲學家的研究,我們早知科學從來都不是真理、更不是判準;科學只是一種『方法』、一種『態度』,凡是能增進科學成就的任何思辨,就是科學的思辨。任何參加過理工科的學術研究會的人都知道,指出別人的論文有問題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大學部或碩士班的水準就夠了。真正夠水準的學術人材,一定是『不但可以指出你的論文那裡有問題,並且可以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也就是被電的論文發表者只要回家照著重做,就可以產生更正確的論文。源自西方科學精神傳統的學術界,大到國科會計劃案之審查、小到系所的研討會,要看到黑暗的爭權奪利當然一大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促成理性』的最基本精神,是絕對不可能產生任何學術知識的成長。
  因此,前述普遍客觀的藝文評論,一定有人可以舉證歷歷它不是那麼絕對客觀,但同時就犯了嚴重反科學的高蹈錯誤思辨:絕對客觀有意義嗎?到底是在辯論宗教真理還是藝文欣賞?提出藝文欣賞的普遍客觀性比較能促進藝文社會的成長?還是提出主觀性比較有意義?
  就算是科學,講究的也不是絕對客觀性與純粹的邏輯辨正,而是『實在』:能促進科學成就是就是科學精神。因此我們仔細檢討前述『我學方法論』,看看是否能促進音樂與音響的深度素養。
  如我所述,人人皆只有5%的掌握能力,而且永遠無法靠自省、自評而掙脫這個先天缺陷。這時符合正確我學方法論的評論文章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因為符合正確我學方法論,等於開啟我們擺脫5%的限制;無論如何,至少讓我們『更』了解該藝文作品的豐富內容,當然可以得到更多的欣賞旨趣。
  再者,我學方法論需要的是『實在』的聽感描述,也就是文筆能力不算特別重要;換句話說你只要對該音樂有興趣,文筆再差個性再害羞,只要能表達出聽感並描述發生的時間點,就是幫助所有同好掙脫自身的5%,也讓特別了解該音樂的高手快速發現你的欣賞範圍與可能限制;也就是說,藝文分享從僅僅是尋求認同的追星態度,變成了教學相長的科學發展;再加上網路社會讓一切的討論分享變得更加容易,更顯示出唯有正確的我學方法論才能得到最多的科學進步。
  即使自身為樂評高手,最多只不會從5%提升到30%而己(這個數字是亂猜的),再怎麼厲害也絕對無逃脫先天限制的。因此正如同科學研究一樣,再怎麼厲害的大師還是需要某個學生幫助他靈光一閃;同樣的,樂評高手忠實表現他的30%,才容易讓芸芸眾生不斷地發現他的天限與發掘其他70%,樂評家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知識成長而非滿足掌聲的自我沈淪。如果樂評家沒有這種不斷自我進步的動力,我們也不必期待他能有什麼深刻的洞見了 ── 沒有進步的人生是不值得欣賞的。
  相對的,假設某一個人藝文程度不高,只掌握20%;但是文筆極佳能創作出符合正確我學方法論的樂評文字一大堆,相對的真正擁有40%的高手卻表現不出來,怎麼辦?糟糕,我們又再度陷入『絕對真理』的反科學陷阱!對於整個音樂與音響社會來說,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很厲害?一點都不重要!又不是在找宗教領袖......重要的是,一個人能不能提供最合適的資訊,讓音樂與音響的社會可以進行科學性的成長?於是我們發現,使用正確的我學方法論,我們也隨之學會了『對事不對人』的重要態度:這個人有沒有真正的水準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讓我們有超越5%的機會?所以一個人的音樂與音響程度高不高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把自己的5%說清楚講明白?有,他比真正的高手對我們更有價值!說不清楚自身強大的40%,對科學的社會一點幫助都沒有。
  最後,對於一般讀者或愛樂友,這些方法論給你最重要的『資訊篩選器』;網路資訊一向是泛濫過多,如何留下有意義的資訊呢?很簡單,沒有根據正確的我學方法論之評論文字,就可以丟到一邊去了。沒有真心喜愛並且從中收獲滿滿的音樂或音響,是絕對無法通過正確我學方法論的考驗。音樂與音響最常見的就炒作問題,炒作的東西倒是是好是壞?很簡單了,對該東西的心得感想使用google一下,找不到任何完整描述聽感的心得分享文章嗎?是的,那就是完全騙人的炒作無誤。找到文筆華美的推薦文,卻毫無正確我學方法論的第二步『重述完整故事』,依我在雜誌界的明確經驗:那是廠商要求樂評寫手幫忙的『業配文』啦!過去沒有網路資訊的時代,這個判準要求過高無法實現;現在網路知識使人眼界大開,有太多被宣稱是音樂大師,但是全世界幾億個愛樂人無一能使用正確我學方法論分享心得感想,這種幾乎就可以肯定是欺騙大師了。
五、走向普遍客觀性的音樂欣賞與音響判斷:
  因此我們清楚表明了:無論讀者自己是資深愛樂人、入門音響或入門音樂、甚至是專業音樂人或樂評高手,面對音樂世界無窮盡的知識累積,若沒有一種正確的我學方法論來幫助接收知識與自我成長,可以想像將會被資訊徹底淹沒。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在資訊大海沒頂的人,將會變得更固執、更偏差。網路上自由的音樂分享,卻往往比雜誌廣告還要更媚俗、更被牽著鼻子走,理由正因為『我學方法論』的疏失。
  音響判斷更應如此!且不說音響是科學,就算主張音響喜好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再怎麼主觀也不可能比音樂欣賞更主觀吧?那麼,連音樂欣賞都得努力追求普遍客觀性,音響判斷再高舉主觀,就註定成為人云亦云的井底之蛙了。仔細分析網路上的音響討論,會發現永遠是日經文、月經文,然後推薦的商品百分之百完全等同廣告打最大的產品。更悲慘的是,拿一千萬元的頂級音響,花了極大心血努力科學性的調整;最後卻屈從唱片廣告的媚俗資訊,把完全錯誤的錄音吹捧成發燒錄音後,再讓頂級音響播放這種錯誤唱片而得到遠不如數萬元音響的播放效果。
  一切的知識扭曲與社會偏差,都說明了放棄普遍客觀性的音樂與音響社會,註定走向毫無意義的各說各話。因此,只能回到西方社會的精神基礎,重新找回音樂欣賞與音響判斷的普遍客觀性。只是過去我們一直囿於對科學精神的理解錯誤,誤把科學當成真理的判準,導致每當在音響或音樂圈裡談客觀就很容易走偏方向。這部份還需要更深入的文化分析來避免缺陷,不過這是另一篇論文的事了。在本文中,我提出『正確的我學方法論』當成追求普遍客觀性的方法;讀者可以自行判斷,看看最能夠讓你得到『大眾廣告沒有教你的』獨到心得,是不是最常來自無意間符合『正確我學方法論』的知識?於是,我們也學會在泛濫的網路世界正確地篩選出有意義的知識了。


  筆者在網路上流傳甚廣的樂評文章不可勝數,可以說都是使用正確我學方法論所產生的成果。但是我也曾經嚴重偏差、犯錯過,就是當我遇到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後(再次向己故的林主惟先生致上最大敬意),才發現自己不但古典音樂偏差,音響知識也是完全錯誤。於是,同樣使用正確我學方法論開始把自己的古典音樂知識徹底重建,音響也是從零開始(先前是買了一萬張首版CD卻只買五仟元的手提音響);就這樣子重建了五、六年,如今全新的古典音樂領域(法國古典音樂領域)與從無到有的音響發燒,都可以成為影響力甚大的一家之言了。這一切,都是來自正確的我學方法論、正確的網路資訊篩選,再以正確的我學方法論在網路社會進行最高成長動力的分享討論;最後的成果,就是極其快速地享受音樂欣賞與音響發燒的雙重美好。
  處在資訊泛濫的現代社會,能找到正確因應方法的,就會享受最多甜美的果實。在此也邀請讀者們共同的網路參與:藉由不斷詳細分享音樂與音響產生心得感想的具體時間點,讓正確的我學方法論成為再自然不過的生活習慣,從而走向音樂欣賞與音響判斷的普遍客觀性,最後摘下幸福精彩的人生。
蘇友瑞
(END)
psycho 的中時BLOG之讀者回應區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56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