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貝多芬交響曲的法國演奏傳統

關於貝多芬交響曲的法國演奏傳統,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台灣的古典音樂愛好者會對這觀點難以接受,因為跟他們從小所學的『柏林、維也納』觀點是完全相反的;的確,我欣賞古典音樂三十五年前也是這種觀點。但是很可惜的,正確地追溯音樂史,並且直接根據唱片演奏對照總譜後,卻發現完全不是那一回事。把這個觀點寫這裡,期待大家能避免錯誤的流行觀點,從而正確地面對貝多芬交響曲演奏面貌。


  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曾教導過我,管風琴之演奏傳統有世世代代相傳下來對『音色』的記憶;管風琴的有極多樣的音色,由『音栓』來決定演奏出來的是何種音色。一首管風琴曲『應該用什麼音色』,對一個深厚音樂演奏傳統的演奏者,他們可以經由世代相傳下來的音色記憶決定使用那個音栓,也可以根據樂譜的記載標明使用那個音栓。

  由於每一台管風琴的音色都有或大或小的差異,同樣一個音栓,產生的管風琴音色可能就不一樣、甚至天差地遠。作曲家的樂譜指定了『這一隻』音栓,但是演奏家傳統聽到的音色卻認為應該是『這台管風琴』的『另一隻』音栓。那到底應該用那一隻音栓?在這個例子中,我會傾向相信演奏家的傳統,因為我相信他們的『音色之記憶能力』比樂譜還可靠,文字是很難詳細定義音色的。我有一個親身體驗:欣賞一張沒有演奏傳統的管風琴唱片,把法蘭克的最後管風琴作品《三首聖詠曲》變成末日般瘋狂地鬼哭神嚎,害我曾經嚴重誤以為法蘭克臨死之前發瘋了。反之,聽到正確演奏傳統的唱片 RICERCAR RIC223,卻精彩地呈現神聖、詳和與安息的臨終關懷。你看,相差多麼可怕!因為不同的管風琴音栓雖然名稱上相同,音色卻相差了十萬八千里;擁有正確管風琴演奏傳統的演奏家,靠著正確的音色記憶而使用了正確的演奏音色。

  同樣的,法國樂團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任何人都聽得出木管聲部與銅管聲部比柏林樂團或維也納樂團突顯很多。這是對的還是偏的?一個可行的判定的方法,或許可以追溯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奏傳統;結果我們發現西方古典音樂史上,的確,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奏傳統是從法國開始;所以,這就讓我更敢確定這種法派演奏是很可靠的。

  目前我掌握的資料是:《古典音樂雜誌》第四期 P.38 巴黎管弦樂團的介紹:() 內是我自行加註的文字。
『.....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1828創立,應該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第一場演奏會以 Habeneck 費心研究過的貝多芬《英雄》為中心。1831舉辦第九交響曲在法國的首演,翌年孟德爾頌(這個應該是正統德派?)聽過後贊美『這是我所聽過水準最高的管弦樂團,並一一告知祖國的家人。1839年參觀過該樂團《第九》排練過華格納(正德派),也對他們完全按照樂譜精確而忠實的演奏驚嘆不己,因為當時一般的樂團,遇到難樂段往往只好改編.......... 』

  樂譜極難有明確的『音色』指示,連管風琴這種以音栓定義音色的樂器,都會發生音色無法一致而造成照譜演奏失誤的問題。由此看來,管弦樂團與指揮如何決定一首樂曲應該表現出什麼音色效果?那我會如此思考:

1、追溯他如此音色表現:是根據演奏傳統,還是全然創新?
2、再問自己的直接聽感:自己聽得爽嗎?
3、也可以分析樂譜上的聲部結構:這種表現合適嗎?
 


  於是,我發現法國的樂團呈現的貝多芬交響曲,往往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貝多芬音樂結構。雖然福特萬格勒仍然是我心目中偉大的貝多芬演奏,但是說真的,屬於福特萬格勒的比較多、屬於貝多芬的反而比較少。相對的,德國指揮家與樂團的配合,或者法國指揮家與德國樂團的配合;雖然原始狀況可能是唱片製作人故意亂搞的噱頭,卻誤打誤撞地留下精彩地貼近貝多芬演奏傳統的唱片。前者是舒李希特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後者是克路易坦與柏林愛樂的全集。克路易坦那一套錄音相當正確而真實,遠超過市面上許多發燒錄音;再加上EMI FRANCE原廠自暴自棄出了低價大全集,又為了省錢而不進行令人昏倒的音色修飾技術;結果誤打誤撞讓我們可以超級便宜的價格、不受干擾的正確錄音,從而得到入門法國演奏傳統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從這個角度,讀者們不妨嘗試以不同的方法重新欣賞貝多芬交響曲,說不定會有全新的體驗。
蘇友瑞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