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呈現當代貝多芬應有面貌的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前言】:
  自從被新天新地的林主惟先生徹底改變古典音樂的欣賞能力後,很多古典音樂的新視野不斷擴增。有趣的是,與我原先的古典音樂認識與藝術家的心靈躍升理論一直不謀而合。可以說,以前曾有一段時間覺得再也沒有更好聽的古典音樂,從而離開了古典音樂;而現在,一直在法國古典音樂的傳承中,發現無論在精緻美感與精神層次通通可追『五大後期』(3B2T的後期作品)的偉大音樂作品與音樂家。先前找到了拉威爾,現在又循線追蹤到聖桑,未來可能還找到法蘭克、佛瑞與浦朗克(Poulenc,法國六人團成員);以後還會找到什麼,都很難說,但是現在且讓我好好為文鄭重介紹聖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
  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我找到的聖桑音樂心靈之深度水準,就是:聖桑是超越莫札特的莫札特,是超越貝多芬的貝多芬。當然,像拉威爾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無二的拉威爾,在獨創性上可能勝過聖桑。但是從一個藝術人文演變史的立場,沒有聖桑的超越,當然就不可能出現拉威爾的獨創;再論及純粹音樂美感與音樂心靈的深刻震憾,聖桑更是與最偉大的音樂家完全同等並列。然而一般古典音樂流行資訊往往強烈低估聖桑,宣稱他『空有技巧而沒有精神深度』,這麼嚴重的誤解實在需要好好辨正!如果聖桑這麼多樣人性的音樂表現,同時兼具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級的作曲技巧與精神層次的神聖感、壯麗感、獨白感....這種音樂叫做沒有深度,那麼說這種話的人到底聽不聽得懂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的真正精神內涵,我實在會非常懷疑。
  於是,再來一系列文章,我們將會一起進入這個往往被扭曲輕視的偉大音樂心靈,重新好好認識聖桑音樂作品的真正深度價值。

呈現當代貝多芬應有面貌的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該類音樂曲目,這一向是我多年來的體會;沒想到學會音色藝術欣賞能力後,發現了超越貝多芬的同類曲目,就是聖桑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一直以來,討論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深度文章,都會詢問一個問題:面對貝多芬這麼高大的山峰,布拉姆斯要如何超越?結果,公認布拉姆斯該曲目是繼承貝多芬之後最偉大的同類曲目。不過,仔細分析,布拉姆斯繼承的似乎是貝多芬『樂』的層次,而不是『音』的層次。
  貝多芬該樂曲帶給人壯麗的、優美的與深刻內省的感受。其中『優美旋律』是普遍美感,不會因時代而有太多轉變。但是『壯麗的』一定會有時代限制:貝多芬時代可能只要小提琴同時斷弓就可以得到『壯麗感』,但隨著樂器性能與演奏技術演變,八十年後的貝多芬一定會嫌他當年的『壯麗感』實在不夠壯麗了。『深刻內省』也是有時代限制的:貝多芬時代,不要炫技或沈溺輕鬆節奏,就是夠內省的了;五十年後到了布拉姆斯時代,極度自我內斂的個人主觀,才足以被喚起內省的感受。所以比起貝多芬來,布拉姆斯的音樂極度滿足現代人對『內省』的時代意義;所以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被稱為繼承了貝多芬,實肇於這種基於時代的『內省感』。
  然而,『壯麗感』呢?呈現在貝多芬第一樂章管弦樂強烈合奏過門的壯麗感、呈示部結尾之第三主題如皇帝般的氣勢,布拉姆斯比起同時代樂曲,氣勢實在小了許多。就此而論,布拉姆斯真的只繼承了貝多芬的『樂』之層次。當然,布拉姆斯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布拉姆斯,該樂曲仍是最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只是,他不應該被認為是唯一一種繼承貝多芬精神的樣式。
  從1806年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到了1880年的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驚人的巧合是兩者都是作品第61號;近80年後的貝多芬如果復活,應該如何寫出1880年應有的音樂?

Hoelscher、Dervaux 演奏
聖桑小提琴協奏曲No.3

  聖桑本樂曲的第一樂章,便充分代表貝多芬繼承者面貌。貝多芬用四聲定音鼓成為第一樂章精彩的主導動機,而吸收了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的聖桑,當然要超越貝多芬。於是,他的第一主題可以切割成三個主導動機,讓第一樂章的發展部精緻無比。此外,繼承貝多芬應有的壯麗感,聖桑充分驅使銅管齊奏、木管齊奏與弦樂齊奏色彩對比,讓本樂章的管弦樂水準完全超越一般交響曲的規模。當然,這造成管弦樂團的合奏水準不足會無法展現聖桑驚人的氣勢與壯麗。
  貝多芬第二樂章的驚人成就,在於讓『獨奏小提琴』與樂團樂器的對話水乳交融;這在第一樂章發展部己經有獨奏小提琴與木管的親密對話,第三樂章低音管與小提琴的和諧共處更是一絕。聖桑充分繼承這種把室內樂的和諧感應用在協奏曲的高明技巧,理所當然成功地超越了貝多芬。最明顯的成就在於第二樂章:一開始的主旋律己經脫俗,之後獨奏小提琴、各種木管、弦樂聲部不斷地親密對話;即使轉換成不同表情的第二主題,各種樂器聲部仍以小動機不斷重重絮語。在錄音正確的唱片重播中,這種音樂完全得到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級的深刻感動;可惜的是,很多突顯獨奏小提琴聲部的錄音(例如PHILIPS的謝霖版),徹底破壞了這種室內樂的美感。最後旋律線一變,輕柔的主旋律交給木管,獨奏小提琴以泛音技巧與單簧管進行『跨兩個八度』的同名音合奏,產生如管風琴音色般的神聖美感,這更說明了聖桑創作此樂曲的深刻心靈世界。
  超越貝多芬的聖桑,把最精彩的樂段放在最後的第三樂章。它同時有序奏式的緊張感、炫技的解放快感、保守和聲的正襟危坐、輕快活潑的舞蹈、神聖的吟詠與冥思、極其壯麗的勝利宣告。再也沒有任何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可以驅使這麼多人性情感,並且能同時滿足交響樂的規模、協奏曲的炫技與室內樂的交融;憑這個樂章,可以證明聖桑是真正1880年的貝多芬再世。
  一開始獨奏小提琴與樂團粗暴對話帶出的序奏,產生強烈的緊張感;隨及用炫技的第一主題徹底釋放緊張感,不斷地走向目空一切的自傲自得。接著,保守的和聲加上獨奏小提琴的雙弦技法,一下子出現的巴哈風情又把自傲的風格拉住,自制的嚴謹結構隨之走向輕鬆愉悅而有舞蹈風味的第二主題。當然,只是輕鬆愉悅是不足的,聖桑隨及利用最後幾個音符發展出壯麗的高潮,又回顧第一主題的解放感後,卻帶出了神聖虔敬的第三主題。一瞬間音樂走向寧靜內省,再慢慢回到壯麗風格。突然一變,序奏的緊張感再次呈現,這時優異的管弦樂法讓緊張感加強了很多。於是,炫技自傲的第一主題不夠用了,趕快再加入巴哈式的保守和聲來兩兩對話以減低緊張感,隨及把輕鬆舞蹈的第二主題用非常抒情的風格來呈現。這麼柔和的目的是什麼呢?原來,逐漸加強音量後帶出聖詠式的第三主題,卻利用銅管合奏變成強烈的的華格納式戲劇風格,產生本樂曲最壯麗的宣告。於是,走進華麗的結尾樂段,光榮地結束全曲。


葛魯米歐、羅森塔指揮
拉慕魯管弦樂團

  這種樂章是1806的貝多芬絕對寫不出來的:在技巧上,他還沒有後期弦樂四重奏的技巧,無法融和很多主導動機;在樂器上,當時的樂器性能完全不足,無法激發這麼多樣的音樂表情;在音樂內涵上,貝多芬還沒有到晚期,無法做到如此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傲氣與自制的和諧、壯麗與內省的交融。這是1880應有的貝多芬,如果他能活到那個進步許多的年代。
  這是真正有深度的音樂。習慣聖俗二分的東方文化,總喜歡認為一元化的神聖感就是深度,導致把布拉姆斯認定成一味沈思內省便叫做深度。其實,西方文化的深層基督教精神意識是強烈反對聖俗二分的,否則上帝也不必化身成人子而死在卑賤的十字架上。於是,表現深刻心靈的音樂,不應該是一味內省沈思的,而是應該積極體會各種人間真實情感、受盡人間各種現實遭遇,然後面對真實生活隱現的神聖意涵,發出會心一笑。這一笑,就是貝多芬OP.135弦樂四重奏的創作精神。聖桑這首音樂的心靈層次當然還沒有完整體現於此,但是強烈反對聖俗二分的心靈走向是一致的。
  這麼偉大的音樂,最大的門檻就是音樂與音響上的要求嚴苛。要聽出上述感受,一個演奏技巧高強的獨奏者、合奏能力超強的樂團、正確觀念的錄音,通通缺一不可。然後,還得要求演奏家必需減少詮釋,因為作者己經把該寫的東西通通寫出來了,它是『不能詮釋的音樂』。
(何謂『需要詮釋的音樂』與『不能詮釋的音樂』,將會另文詳細論述。)
  這首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我目前有八個演奏版本(唱片版本評論以後再詳述);目前個人認為最能同時滿足上述多樣表情的唱片演奏,分別是小提琴家 Hoelscher 與 Dervaux 指揮新愛樂管弦樂團、葛羅米歐與Rosenthal(羅森塔)指揮拉慕魯管弦樂團的版本。以前者來說,雖然 Hoelscher 不是最頂尖的小提琴家,但是他很正確地採用『不加詮釋』的演奏表情;另一方面,從巴黎四大樂團之柯隆內管弦樂團所傳承出來的 Dervaux 未免太厲害了,他居然能讓一個英國樂團徹徹底底表現出法國樂團級的合奏水準,讓聖桑精心設計之許多樂團合奏的神聖音色、壯麗音色、獨白內省音色......通通大勝其他唱片。再加上,本唱片的錄音是這些唱片中最正確的,讓獨奏小提琴聲部與樂團演奏呈現出完整的現場感。於是,不強加詮釋的獨奏小提琴、合奏能力超強的指揮與樂團、相當正確的錄音,不只呈現了壯麗感與神聖感,也把室內樂般水乳交融的心靈深度完美地表現出來。
  而後者,最麻煩的問題是PHILIPS的錄音理念修飾掉很多細節,很容易忽略聖桑的音色藝術;否則,後者是目前我最滿意的小提琴家、指揮與樂團之三重組合。論獨奏小提琴,當然還是 Francescatti 第一名;葛魯米歐贏過 Hoelscher 非常多,但弓法的穩定性輸了 Francescatti 一點。論到樂團與指揮,Dervaux 只好哭了!我買了一大堆 Dervaux 與巴黎音樂院樂團、柯隆內樂團的經典法國曲目之唱片,確定他跟新愛樂管弦樂團面對法國曲目真的是『龍困淺灘』。拉慕魯樂團是何等超級夢幻的偉大樂團,在第三樂章最有華格納風的銅管合奏中,銅管群不只有壯麗音色,還不斷地變化音色來修飾這個樂句,讓這段音樂是貨真價實的『銅管深情款款地壯麗演出』,完全不是新愛樂樂團能比的最高水準!指揮家的水準通通是第一流,差別就是樂本身的合奏水準了。若是先全盤了解了解這首音樂的藝術成份,避免錯誤的錄音導致遺失音樂藝術的細節,那這個版本可說是終極夢幻了。
  我一向不承認自己是什麼德奧派,只聽3B2T只是當時有限時間下的簡單選擇而己。然而,正因為對3B2T的深度理解,所以開始認真聆聽聖桑後,很快便發現他與貝多芬的繼承關係。如果徹底了解貝多芬,一定會發現聖桑的特色;當然是否熱愛聖桑是個人主觀,但絕不會無知到認為聖桑的音樂是膚淺而輕鬆的沙龍音樂。換句話說,這麼多人跟著書本認為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是偉大的音樂,但是到底有多少人聽到了聖桑的作曲技巧正是繼承了貝多芬?想當初網路上的德、法之爭,到底我們的音樂欣賞能力是出了什麼問題?

蘇友瑞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