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從音響科學的『動態對比』談音樂欣賞的『劇情高潮』,兼談皮爾奈的音樂

一直想好好介紹這位甚至被一般古典音樂界遺忘的法國作曲家皮爾奈(Gabriel Pierne,1863- 1937),然而唱片不多,而且其音色技巧複雜對演奏水準要求極高,對欣賞音樂的平行式處理要求也極難。原本認為學會音色藝術的欣賞能力就可以入門皮爾奈,沒想到音響科學的探索過程中,卻發現另一個重要的音樂欣賞因素。整個過程就是一場精彩的人文與科學之對話,值得提出來與樂友相互分享。
  目前有關皮爾奈的管弦樂作品,最契合國樂現代化應有的『與大自然一』之美感的,首推他的《聖 方濟修會的面貌》(Paysages Franciscains)。原本聖方濟便是以與大自然契合、甚至對小鳥傳福音成為現在環保運動的先驅象徵,而在這首令人沈醉的偉大音樂作品中,更是利用西方古典音樂的作曲技巧把人與自然的對話刻劃地精緻無比。若說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是這種人與自然對話的先鋒,那皮爾奈這首音樂就是遠遠超越《田園》的當代貝多芬應有面貌了。
  《聖方濟修會的面貌》共有三曲,分別題為:
1、Au jardin de Sainte Claire (Couvent de Saint Damien)
2、Les Olivaies de la plaine d’Assise (Crepuscule d’automne)
3、Sur la route de Poggio Bustone (La Procession)
  依我硬是使用網路翻譯的結果(我對法文完全一竅不通,連英文都爛到比國中生更不如),大概是:
1、在聖克萊爾的花園(聖達米亞諾修道院)
2、在阿西西平原的橄欖樹(秋天的黃昏)
3、在 Poggio Bustone 的路上(遊行)(註:Poggio Bustone是聖方濟得罪赦之處)
  以上作曲背景資料很可能犯錯,因為國內罕見中文資料,路上也找不到;唯一能找到的英文與法文資料我又完全看不懂.......等待有心的愛樂友幫忙指正!


  很幸運的,第一次聽到這首音樂,就是聽到錄音正確無比而且符合法國演奏傳統的頂級唱片,並且在my-hiend網站被我推薦為年度最佳唱片。這是新天新地唱片行引進的 TIMPANI 唱片:


TIMPANI 1C1117 皮爾奈管弦樂集
樂團 Orchestre national de Lorraine
指揮 Jacques Mercier   這張唱片是我聽過的唱片中最偉大的管弦樂錄音,不僅有大型樂團的氣勢,而且也有如同室內樂團的細膩。錄音極緻正確而發燒,可以聽到深度層次與左右定位層次分明的樂器舞台,也可以聽到清楚而拔尖的舞台高度。
  就音樂來說,第1曲使用極細膩的音色變化描寫大自然的神秘悠遠,全曲幾無高潮,彷彿輕輕描繪著人在大自然中的默觀。我是先聽出這種感動,然後才知道上述的標題:『在聖克萊爾的花園(聖達米亞諾修道院)』。很明顯的,這張唱片的演奏效果,讓我完全不必知道標題內容,單單憑音樂本身就可以獲得作曲家的旨趣了。
  第2曲使用最細微的動態變化來描述另一種心境與情景:一開始如風吹過樹梢般地搖曳生姿,卻立刻加上低頻的旋律與音色來植基大地,果然像在描繪一株樹!而音樂比起第1曲來說,因為和聲的變化與樂器配置的不同,即使加上銅管,照樣產生蕭瑟寂寥的感動。這正是秋天,更是黃昏;真得不必懂標題,文字便可以直接從音樂中浮現出來。
  第3曲精彩的大氣勢,足以與任何重氣勢的音樂家如貝多芬或華格納相提並論。一開始回到第1曲的默觀世界,逐漸經過第2曲的搖曳生姿,開始以多主題賦格出現如歌唱似的完整主旋律(1:36)。這個主旋律經過多次重覆與變形,一再地高潮迗起:突然極低頻的一聲大鼓,再來又是響亮的銅管高吭,木管更是時時進行精彩的音色裝飾;最後,各種樂器最大聲地高唱出主旋律的結尾(4:39),走向回歸第1曲與第2曲的大自然心境。
  這首音樂的理解就需要知道一些『劇情』了;從上述第3曲的標題,我們知道這首音樂嘗試描繪聖方濟得到上帝呼召(還是重生得救?)之莊嚴的一刻,因此全曲只能有一處最高潮與最大氣勢,就是發生在(4:39)這一刻。這種唯一的一個焦點高潮,當然意謂著其他高潮迭起只能比它更弱一些。我能夠不依賴『劇情』文字就感受到這個焦點,完全是因為運氣太好:第一次欣賞這首音樂,是正確的演奏與最正確的錄音,再加上夠水準的音響,而能從高潮迭起的音樂中感受到這個真正的焦點。


  被這首音樂如此深深感動後,我嘗試尋找不同的演奏版本;很快的就找到我心目中最偉大的法國指揮之一 Pierre Dervaux 指揮他手創的 Loir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之 EMI FRANCE LP:

結果,完蛋了!雖然明顯可以聽出這個演奏的音色藝術能力的確贏過前述的TIMPANI CD,但是,1970年代的 EMI FRANCE 錄音藝術與 2000 後的現代錄音極緻藝術相比,非常明確地發現:現代錄音藝術可以讓音樂的『動態對比』逼進真實聲音,而承載老錄音藝術的 LP系統完全無法正確呈現這個重要的 HI-FI性能。當然了,整體來說 LP好還是 CD好不在這裡討論;只是 LP系統與老錄音如此巨大的缺陷,值得『欣賞音樂』的樂友重視與參考。


  『動態對比』不足會有什麼嚴重的音樂欣賞問題?簡而言之,音樂是『閱讀』的,音色與旋律就像各種主角與配角般,一一呈現在聽音樂的時間流洩中。所以音樂可視為一種聲音的故事、聲音的劇情,『動態對比』直接關聯到『劇情的高潮迭起』。
  使用 TIMPANI 的現代錄音藝術 CD,可以精確地聽到皮爾奈這首偉大的《Paysages franciscains》中:第1曲是與花園(綠地、生態)喃喃對話,第2曲是與蒼天(秋天、晚霞)飄盪對話,第3曲是與心靈(上帝、理想)進行立志性的宣告。最高潮當然是在第三段,而且只能有一個最高潮,就是立志(或天啟)的那一刻、那一瞬間。
  但是在動態對比受限的 EMI FRANCE LP 聽起來,整首第3曲到處都有最大聲之處,最大聲的音量與氣勢都相差不多......換句話說,這個 HI-FI性能的侷限,會嚴重影響音樂的欣賞,至少就會造成第3曲的音樂旨趣無法浮現在聲音之上。
  從整個古典音樂的歷史來說:在貝多芬之前的古典音樂(只是大概的區分),如莫札特、海頓與巴哈,LP 或老錄音的『動態對比』是非常夠用的。在這些音樂中,我也的確發現 2000年之後的現代錄音 CD 難以在『動態對比』取得欣賞音樂的絕對優勢(當然還會有其他優勢,以後再說)。
  但是從李斯特、華格納、布拉姆斯......之後,『動態對比』就變得太重要了。原因也很簡單,貝多芬之前,罕有作曲家在樂譜上標明 fff,最多就是 ff;從貝多芬開始有 fff,到了德布西甚至開始 ffff 與 pppp。以上的音樂資料的詳細內容可能有錯誤,歡迎指正;但是歷史上清楚出現這種『動態對比越來越大』,卻是一個事實;也就是說,隨著古典音樂越現代化,『動態對比』變得越重要。


  總而言之,從這張皮爾奈的 EMI FRANCE LP,讓我很難欣賞到真正的皮爾奈,反而常常把他聽成海頓與莫札特;反之,正確錄音的現代 CD,讓我直接聽到貨真價實的『超越莫札特與貝多芬』之偉大作曲家皮爾奈了。
  應該會有網友懷疑:會不會是這張 LP 錄音、片況或版位有問題?我想這隨時可以一試見真章,看看你的 LP 系統禁不禁得起這張超級 HI-FI 的 LP 摧殘......可以保證,這張 LP 我所聽過最 HI-FI 的 LP 之一,只可惜,它直接對上了 2000之後錄音最正確的 CD,才會如此倒楣。
  我有另一首極愛的音樂:聖桑的交響詩《海克力士之青年》,同樣只有 LP 版而無現代錄音的 CD;經過上述體驗,這下子我知道最高潮的那一樂段是『動態對比』不足的了。我可以憑自己的幻想把應該存在的動態對比加回去,從而更加認識這首音樂。但是這終究不確實,真正需要的是現代正確錄音的 CD,才能讓沒有夠水準現場演奏經驗之樂友,得以正確地欣賞這些動態對比強烈的古典音樂。


  於是我深切體認到,音響科學的正確,帶出音樂欣賞的正確;正因為音響科學表現的『動態對比』是正確的,所以音樂欣賞得的『劇情高潮』也隨之正確了。怪不得多年前我在毫無法派古典音樂欣賞能力時,就可以透過較正確的三萬元音響與極正確的 TIMPANI《西達莉斯與小牧神》CD,從而全盤更新自己的古典音樂欣賞能力。
  這也足以解釋為何流行的古典音樂明星往往『詮釋加料』:理由恐怕正是音響與錄音的『動態對比』嚴重不足,造成欣賞音樂找不到真正的劇情焦點,只好依賴演奏家的提示;演奏家一但進行焦點提示,就是把音樂本身加上個人詮釋。這原本沒有是非對錯可言,但是越加料的詮釋,越能在『動態對比』嚴重不足的音響環境中突顯焦點劇情。所以最後流行的古典音樂明星,幾乎都是即使使用MP3也能聽出他詮釋的焦點劇情之演奏家:這種演奏家,往往只能依賴誇張的速度與怪異的節拍,基本音色能力幾乎都是大有問題,演奏音量的動態對比在正確的音響之下更是慘不忍聽。結果,造成流行的古典音樂明星,常常成為進階古典音樂欣賞途徑中最大的石頭,唱片中的明星更是嚴重無比!
  有可能,我們常聽的唱片,連最簡單的五線譜都表現不出來,奢談詮釋?相反的,如果借助科學手段正確地還原五線譜、甚至還原現場,再輔以熱切的音樂欣賞;相信唯有這種人文與科學綜合,才是提升藝文素養的最佳途徑。
  當然了,我最後還是要強調,所謂正確的音響科學與錄音藝術,花個三萬元就勉強夠用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阻礙,真正的魔障恐怕是我們很容易根深地固地反科學,從而妄想超越聲音的正確、五線譜的聲音、作曲家的五線譜......然後就造成沒有根的音樂欣賞了。
蘇友瑞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