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深度休閒的古典音樂欣賞 之二:尋找古典音樂的「失落環節」

深度休閒的古典音樂欣賞 之二:
    尋找古典音樂的「失落環節」

  很久沒聽歷史錄音了,由於新天新地再次引進ANDROMEDA廠牌的一堆歷史錄音,買了一大堆唱片,瞬間被孟根堡(Willem Mengelberg28 March 1871 – 21 March 1951)的所有唱片徹底打敗。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混合性議題,本文先只處理尋找古典音樂的「失落環節」之主題。其實,為了這次驚天動地的發現,我還決定再也不能讓中壢音響室只有三萬元等級的音響了;乖乖買了新品十七萬元以上的JMR舊款Offrande喇叭,再加上BI-AMP推動,算一算也近五十萬元級的音響組合了。這真是沒辦法的事,雖然我崇尚要幫助入門者從兩萬元組合就可以得到音樂旨趣,然而到了一定深度,沒有加強音響硬體的投資,天限就是在那裡。

  此外,以下會常強調歷史錄音的『音響效果』遠比現代錄音更頂級,這些話也是需要長篇大論來說明的;可惜這篇文章重點也不在此,只能簡單說:從絕對客觀的各種物理測量性能看來,新錄音永遠比舊錄音更正確更頂級;但是,空有正確的錄音性能,卻後製加料亂七八糟,那就是所謂的「錯誤錄音」,造成完全聽不到音樂作品應有的內容,也聽不到演奏家的真正演奏水準。從這個角度來說,老錄音就有可能遠比現代錄音更加正確、更加頂級。從而在正確的音響系統下,得到非常如臨現場的聲音快感。

  當然了,最現代又最不亂加料的頂級現代錄音,不但遠比老錄音高一大截,而且隨便使用兩萬元級音響系統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聲音快感了。但是高水準的老錄音(歷史錄音)由於本身不是那麼頂級,所以必需升級成更高價位的正確音響系統,才可以得到完整的聲音快感。沒錯,這就是被迫要升級音響系統的主因。再次強調,這是深度休閒的古典音樂欣賞,是非常進階級的要求。

一、一個被聽不出特色的老大師:

  孟根堡在古典音樂圈算是知名的老大師,也有很多人都『寫』得出來他崇尚自由速度、繼承著浪漫主義的演奏傳統。OK,這都是使用MP3就可以聽到的事實。再來請問:孟根堡還有什麼演奏特色?好吧,問簡單一點:孟根堡與福特萬格勒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善用自由速度,有什麼不一樣嗎?

  透過這套ANDROMEDA唱片,可以直接聽到答案:

廠牌:ANDROMEDA / 編號:ANDRCD5040 (5CD)
孟根堡 / 指揮貝多芬交響曲(全)

  以194X甚至193X的錄音,只要轉錄正確,居然可以聽到孟根堡把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的『合奏美感』逼出與巴黎四大樂團同等級的絕代水準;憑這一點就可以知道他對樂團的掌控力(暴君式的)有多麼可怕,而自身的管弦樂合奏美學又何等高明了。這是真正的指揮大師,單單憑指揮技巧而論也是真正世界第一流的大師。

  這麼偉大的指揮傳統,居然會在1950後消失?退縮到只剩下法國樂團與法國指揮才擁有這種能力?古典音樂的唱片演變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這要好好的強烈批判了!

二、尋找理查‧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

  孟根堡的網路資料非常多,除了他與納粹的勾結事蹟是最大污點外,最大的光榮可能就是理查‧史特勞斯把《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OP.40)提獻給他與大會堂樂團。作曲家把自己最高成就的音樂作品之一慎重其事地提獻給演奏家,當然在於信任該演奏結果的成效。史特勞斯的音樂我一向不熟,2006年國家音樂廳的《發現史特勞斯》演奏會,我還因為聽到的是《唐‧吉訶德》交響詩這首次一級的作品,從而認為他的音樂內容不夠豐富與精緻。當初如果是欣賞《英雄的生涯》就不會那麼看不起史特勞斯了……:P

  在孟根堡的維基百科英文版資料寫著:史特勞斯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提獻給孟根堡,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樂團可以演奏出樂曲裡的所有聲部,讓他不再為了寫出太困難的作品而煩惱。。。」(本人意譯),這段落明明是強調合奏能力的強悍,但是到了後半段談論孟根堡的演奏風格,就全篇都是在談自由速度、絲毫沒有提及他可怕的合奏能力。為此我不甘心地再利用GOOGLE翻譯查詢荷蘭文的維基資料,才看到『讓他們了解組成一個整體,它在很多細節的重要性,樂團成員高度重視組合』(以上是直接剪貼自GOOGLE翻譯的結果)這些論及合奏能力的描述。如果真的有超強的合奏能力,又沒有多少資料可以呈現出來,只好用「聽」的。其實,音樂本來就應該用聽的;想像如果我不是先聽出孟根堡的偉大,而是先讀資料知道孟根堡很偉大,會不會從此永遠認為他「只有」自由速度很特別?

  幸好手上《英雄的生涯》的唱片版本有一些,讀者如果沒有唱片,我前一期文章也教導過如何善用YOUTUDE了。研究總譜就知道,史特勞斯宣稱害怕寫得太困難導致樂團無法演奏真的不開玩笑,難得要命!然而交響詩的演奏容易流於詮釋,造成一堆不合格的演奏反而大受好評?以孟根堡1928年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版本(RCA 09026 60929-2)來說,一切問題都應該很簡單的;只要專心聆聽第一曲開頭:完全只有低音樂器演奏《英雄》主題,從0:000:19,開始有高音部的小提琴加入;高音部與低音部不斷強烈對話後,0:35出現進行曲般的節奏,伴隨著單純的英雄主題;你以為音樂開始明確表達了嗎?大錯特錯!0:44開始樂團被拆解成無數個聲部,從高音到最低音至少有十幾個不同的線條並行;雖然音量變弱好像正在承接下個樂段,其實是要求最高難度的樂器合奏效果;這一點就可以把市面上一堆唱片通通打趴了。


孟根堡/紐約愛樂管弦樂團(RCA 09026 60929-2

  暴君式的指揮似乎頗能正確演奏出這種高難度樂段?雖然 RCA LIVING STEREO是加料嚴重的唱片製作,樂器發聲的細節被吃掉地很慘;但是萊納的指揮還是出現合奏美感。只是,可能是後製加料嚴重,提琴聲部一直衝到舞台正前方搶戲,嚴重干擾合奏美感的欣賞,比前一張1928的錄音還糟。

Reiner, 1954

  肯培是我最愛的真正的德派指揮大師之一,德勒斯登國立樂團則是最頂級的德意志樂團之一,兩者結合之下果然是史特勞斯的最佳演奏。由於錄音絕佳又較少後製亂搞,可以輕易聽出本樂曲的合奏效果有多麼驚人!以我上述那一段為例:要求要能聽到兩台豎琴的競奏與低音大提琴的撥奏,這已經打下很多版本;再要求聽到木管的細膩變化:何時是長笛何時是雙簧管,這就沒有幾個版本可以通過了。『如果音響價位不太高』,這個版本是第一推薦;當然了,為什麼標記音響價位這個重點,後面會詳細說明。

KempeDresden Staatskapelle1970年代錄音。

  呂紹嘉這位台灣之光的偉大指揮,遇到了NSO LIVE這種走向修飾加料的錄音也只能徒呼負負。我聽過太多次他的現場,當然知道他的合奏能力完全不輸前述大師們;但是修飾加料的錄音下,很多樂器的合奏效果都消失了,就唱片播放本身而言這張唱片是不能推薦的。只是,在前述「0:35出現進行曲般的節奏」開始之樂段(在本唱片為0:39),清楚聽到呂紹嘉把無聊反覆的節奏,加上很多音色變化而讓該樂段精彩絕倫,甚至是孟根堡所不及的!可惜,後面更複雜的音樂出現,錄音不良就造成聽不出呂紹嘉的實力了。偉大的演奏家,不應該被錄音技術限制住。


呂紹嘉與 NSO2007年現場錄音。

  再來都是非常錯誤的演奏版本,真是的,我批評卡拉揚的唱片是集合錯誤演奏與錯誤錄音之大成,早就說到膩了;結果連遇到我不熟悉的音樂家還要再罵一次……真是沒辦法,這些有名的演奏家之唱片,不是古典音樂素養有問題,就是音響水準有問題。

  卡拉揚與柏林愛樂1974(769027-2)1985(439039-2)好非常多,後者那種黏膩的音色已經不是主觀喜好的問題,而是客觀上它把音樂細節完全吃掉了!然而兩者都是嚴重錯誤的演奏。只要小提琴一出現,其他樂器就通通不見了!?豎琴幾乎聽不到、低音大提琴躲到一邊、木管啊你們在那裡?我不喜歡史特勞斯的交響詩作品,因為真的沒什麼水準;直到這首《英雄的生涯》才算是頂級的精緻音樂。結果被卡拉揚這樣一搞,比《唐‧吉訶德》交響詩更次級了。

  糟還有更糟,Ashkenazy指揮Cleveland Orchestra1984DECCA錄音。為了追求背景乾淨,伴奏的樂器聲音也被削弱到聽不見的悲慘地步;而且居然幾乎聽不到低音大提琴?1984的錄音耶!

  以上的唱片,如果完全不要聽音樂真正的內容,只要求第一小提琴演奏主旋律時讓我覺得很好聽;那麼上述三個最爛版本當然很好聽;然而欣賞古典音樂當然不是欣賞流行歌手,主旋律當然不唯一的,有沒有合奏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史特勞斯何必在乎作品寫太難了樂團無法正確演奏?而在我與許多真正能夠對於古典音樂進行『深度休閒』的同好來說,我們已經非常習慣:聽不到樂器應有的發聲細節,那就是難聽!所以對於我們來說,1928的孟根堡,真的比上述三個版本遠遠『好聽』、『高傳真』太多了!也比1954的萊納與2007的呂紹嘉『好聽』、『高傳真』很多。但是如果要跟197X的肯培相比,那就有點門檻了。

三、音響的門檻:

  其實,與195x年代的肯培相比,197x雖然錄音更正確一大截,但是肯培領導樂團的能力卻似乎有退化?我不知道有什麼八卦,只是單純由耳朵聽起來,Archipel很多肯培的唱片,樂團的控制力都遠勝這套197X的錄音。相對的,1928的孟根堡卻是非常高超的樂團控制力,只是錄音太差,轉錄也不佳,低頻消失過多。因此如果我保留在三萬元的音響系統,那就極難聽出1928的孟根堡在聲音本身就是比197X的肯培好聽;只能聽到197X的頂級錄音,所有HI-FI素質都是狂電1928,完全沒有回頭聽1928老錄音的必要。

  換成了五十萬元級的音響(也許也不必這麼貴,但是我無法估計最低門檻應該要花多少了),才聽到更深層的音樂內容。再加上我使用BI-AMPJMR喇叭,1928轉錄缺乏低頻的音質問題可以透過增加中低音聲道的音量來修補。結果在純粹音響性能雖然還是遠遠輸197X一大截,但是聽到最完整音樂內容的快感就可以勉強超越錄音水準的差距了。

  0:44開始樂團被拆解成無數個聲部,長笛的兩個聲部與雙簧管的兩個聲部交替出現,這真的只有孟根堡才能表演出來,肯培在197X可能老了無法正確表現。這才是孟根堡真正可怕的實力,他對樂團合奏效果的表現能力完全超越了錄音的限制,就算是1928的老錄音照樣可以聽到他驚人的實力。只是可惜,這只有極為正確的高價音響才能聽出這些音樂美感。

  幸好,音響系統達不到的,唱片系統夠水準就可以了。ANDROMEDA這些歷史錄音唱片讓音響的門檻降低,透過它發現孟根堡多麼偉大只需要兩萬元的音響系統即夠用。也就是說,讀者最好不要跟著前文去追尋《英雄的生涯》,否則真的不容易『直接』聽出孟根堡究竟有多麼偉大。反之,ANDROMEDA唱片出版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與德佛札克曲集,兩者都可以讓我們以低價音響發現孟根堡偉大的指揮藝術。

四、再次聽到真正精彩的貝多芬交響曲:

  現在讓我們回到一開始談論的孟根堡之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廠牌:ANDROMEDA / 編號:ANDRCD5040 (5CD)
孟根堡 / 指揮貝多芬交響曲(全)

  要聽出這套唱片錄音的音響效果可以打敗許多現代錄音,不會是太困難的事,當然有五十萬元級的高價音響會效果更佳。我對於這套唱片會有音響效果極佳的感動,主要還是來自『細節』。沒錯!正如同華格納聽到了巴黎音樂院樂團後才發現居然有合奏能力如此高強的樂團可以完全照譜演奏,完全可以想像要求更高的史特勞斯發現了孟根堡與大會堂樂團會多麼興奮。合奏能力強悍的演奏,會直接讓我們完全不必看總譜就能聽到全部的總譜音符;能力更強悍的演奏,甚至連總譜上無法標記的『合奏音色效果』都可以展現出令人著迷的質感!

  當聆聽到夠多的『音樂細節』,就會讓人容易有『錄音實在太發燒了!』的『錯覺』;在這種錯覺之下,讓人真心的寧可不聽2000以後的現代錄音;反而主動播放這張194X的歷史錄音,為的只是想輕鬆享受音色美感。同樣的超高性能之歷史錄音,也發生在CASCAVELLE那套驚人的193X之瑪格麗特隆唱片。在這個『心理現象』的情況,194X老錄音的物理天限反而完全不重要了。我得再次強調,這是唯有深度的古典音樂素養與深度的音響水準才有可能達到的高度水準,不是隨便入門發燒就可以達成的。許多欺世盜名的歷史錄音收集者絕對沒有這種水準,否則也不會完全聽不出孟根堡究竟好在那裡。

  先以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為例,依過往文章(貝多芬《田園》的『多聲部合奏能力』欣賞)當然以第五樂章來示範。194X這樣的老錄音,居然完全輕輕鬆鬆地通過三大標準!請讓我重新引述三大準的原文:


   第一標準:前述音樂出現後,再來以第一小提琴演奏完整旋律;如果這時聽不清楚有『豎笛加低音管』與『中提琴』進行中音域近似對位旋律的助奏,那這個樂團的『多聲部合奏能力』會有問題。如果連低音域的大提琴撥弦都聽不清楚,那.....什麼?你以為是低音大提琴撥弦?你的音響系統在低頻加料了啦!(當然先排除你可能先天就不知道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有何不同聽感)。 

  第二標準:再來更嚴苛了,主旋律跑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以快速三度音符先後出現,木管(豎笛加低音管)與銅管(法國號)演奏三度和弦音,中提琴與大、低音提琴交替撥弦。這裡要求能分別清楚聽到木管聲部與銅管聲部,通常在這裡就讓一堆樂團通不過:不是只有木管、就是只有銅管,不然就是通通被兩聲部小提琴淹沒不見了。


  第三標準:最後是最嚴苛的大合奏:主旋律是法國號、豎笛與中、大提琴,對位旋律是長笛、雙簧管而由小號與伸縮號助奏。小提琴只是助奏,而合奏能力有問題的樂團往往過度誇張小提琴聲部,讓對位旋律徹底地憑空消失。 


  現代唱片唯一跟他一樣強悍的,只有ZZT那套Jos van Immerseel 指揮Anima Eterna Brugge樂團精彩絕倫的現代錄音與現代演奏。說實話,194X的老錄音之唯一對手居然只有一張,可見其他現代錄音的合奏能力是如何被這唱片狂電了。

  有趣的事來了:既然合奏效果相同,擁有正確現代錄音的ZZT不就應該比這套孟根堡好聽?的確,單單憑合奏音色美感的捕捉,ZZT大全集是完全不可取代的。然而欣賞歷史錄音的愛樂友不會只買一個版本,真的只想買一個版本我一定只推ZZT;已經擁有並習慣了ZZT那麼好聽的聲音之後,就會想到『還可以怎樣更好聽?』,於是,細節量不輸ZZT的孟根堡錄音,便以『詮釋』重新回到樂曲本身。


廠牌:Zig Zag Territoires (ZZT) / 編號:ZZT080402 / 試聽一 / 試聽二
貝多芬 / 九大交響曲與序曲

  ZZT的優點是合奏能力特優,唯一可挑剔的就是『太精準了!』。他們忠實地把作曲家寫出來的音樂完整表達出來,可是,如果作曲家本身的音樂因為時代限制而能力有限,那麼,豈不是忠實表現了作曲家的極限?沒錯,在Jos van Immerseel 指揮Anima Eterna Brugge樂團的唱片中,貝多芬與舒伯特的地位會降低,德布西與拉威爾的地位會大幅提高,因為前兩人的音樂內容真的輸給後兩人太多了;忠實的演奏結果,會忠實地突顯時代的無情與殘酷。

  這時『詮釋』才真正突顯出『大師』的意義。已經聽膩了的貝多芬,也知道他的能力就止於此,還可以聽到什麼東西?ZZT正是透過古樂器呈現作曲家原始意圖的音色美感,同時造成音色合奏美感上的唯一高峰。這是非常理性而科學的古典音樂,回歸音樂最原始的意圖就是享受美感;正是如此,所以日後一定有同樣誠實而苦練的演奏家,使用更進步的演奏技巧,使用更高超的錄音技術,從而完全取代掉這套唱片。但是我們留下這個時代最美好的音樂美感,往後如何就不必擔心了,反而更期待未來還可以聽到多麼美好的聲音!

  孟根堡當年如此『詮釋』貝多芬,卻是走向完全不同的途徑。

  先回到人人都聽得出的自由速度現象。在這個第五樂章中,從徐緩的主題開始,慢慢加快拍子直到第三標準的合奏高潮結束。突然節拍速度遽降(第一次聽到這裡差一點從椅子上摔下來!),重新由慢到快地演奏出下個樂段。這種自由速度既然福特萬格勒也可以做到,想必當時應該不少指揮家都可以做到。但是偏偏只有孟根堡不但做到了,而且在變化速度的過程中,音色的合奏效果永遠存在沒有走樣。這就足以讓我相信,如果他也是2000的現代錄音,說不定聽起來與ZZT是相差不多的。

  所以,在完全符合總譜要求的情況下,還能加上自由速度的敍事性;這當然屬於「詮釋」的範圍所以會有主觀喜好,然而永遠存在著合奏美感、還能像雲霄飛車一樣地速度起伏,必需說孟根堡透過詮釋、讓貝多芬的聽覺快感完全追上了德布西與拉威爾了;或者應該更適切地說,追上了華格納與史特勞斯。可想而知,經過現代古典音樂高明地洗禮下,又想讓貝多芬真正受到感官上的熱愛而不只是盲目崇拜,才會讓孟根堡表現出完全符合客觀樂譜下成功的主觀詮釋。

  另一個絕妙的例子是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同樣的,ZZT呈現了最正確的錄音與最正確的合奏音色,同時就呈現這個樂章在現代古典音樂作品看來已經是老古董。孟根堡在完全正確地表現合奏音色之情況下,樂章一開始就極其誇張地在旋律之中進行音量的強弱對比,同時也產生速度時快時慢的精密控制。其實,貝多芬第十三號弦樂四重奏的第四樂章正是實驗這種演奏效果,樂譜上滿滿地漸強與漸弱;只是他當年大概沒想到後世的管弦樂演奏技巧可以強到與四重奏團一樣合作無間!別忘了,一直到華格納時代,只有巴黎樂團可以不刪減總譜內容的情況下演奏貝多芬,當年的樂團演奏技巧是非常差勁的。這麼精彩的詮釋之下,我投降了,真的比ZZT的現代錄音更好聽。

  現在如果要我推薦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我一定要求買兩套:就是這兩套!一套聽真正的原始貝多芬,另一套聽真正的詮釋貝多芬。沒有詮釋只有正確演奏,太簡單的曲子聽久就膩了;有詮釋但是沒有正確演奏,完全聽不下去!因為沒有正確演奏的貝多芬就不是貝多芬。過去完全沒有注意到可以存在著正確演奏還可以任意詮釋的貝多芬,現在終於找到了。

  此外,孟根堡還會在聲部線條出現前,故意加強一下該樂器的音量或表情,來標誌一個新線條的出現;這一點就不見得很美,但是下一段會據此進行批判。

四、古典音樂的「失落環節」?

  為什麼基於正確演奏的詮釋會成為古典音樂的失落環節?能正確演奏的法國樂團一大堆,CD與LP到處都找得到。但是重視詮釋的演奏卻主動拋棄了正確演奏,造成孟根堡之後再也沒有像他一樣重視正確演奏的詮釋者。偏偏「詮釋」是最容易大作文章進行文化工業的炒作,於是把法國樂團拋棄的古典音樂唱片演變史,開始放棄正確演奏的要求。影響所及,那麼多人欣賞孟根堡,卻是連英文版維基百科都不知道孟根堡真正偉大之處是基於正確演奏,非得要查詢到在地自家人的荷蘭文版才找到。

  這下子我必需對『福特萬格勒現象』加以強烈批判;福特萬格勒深受歷史錄音所好,但是我肯定極少人有能耐分辨孟根堡與福特萬格勒有什麼不同;從頭到尾只是因為福特萬格勒的自由速度非常容易被辨認,造成聽者自以為聽懂了的假象。假象是最適合文化工業的產生,分辨194X與195X之EMI時代的兩種福特萬格勒可以差距那麼大,就可以證明了他如何被唱片製作人李格放在文化工業的商品中。更重要的是,福特萬格勒進行詮釋時是無法進行『正確演奏』的!他的音色合奏效果完全大輸給孟根堡;輸給別的指揮家還可以藉口說是彈性詮釋的需要,輸給孟根堡這樣同類型的指揮家那就沒藉口了。當然有些人可能真正辨認出福特萬格勒的氣質而真心喜歡,但是從深度休閒的古典音樂立場,一定要嚴格批判小心自己變成文化工業下的幽靈。

  托斯卡尼尼的唱片更是離譜的文化工業了!很早就知道他的特色只是幫助聆聽者標誌現在的主旋律出現在那個樂器;主旋律是第二小提琴的話,第一小提琴就會形同消失。原先還可以宣稱那是一種詮釋,出現了孟根堡這種演奏水準後,才發現那根本就是演奏水準差勁!孟根堡的確會故意加強一下樂器的音量或表情來標誌一個新線條的出現,但是就那麼0.1秒不到後馬上回到合奏音色的營造,那需要把整條完整旋律線通通標誌呢?從這種唱片可以聽到什麼貝多芬的原始面貌是大有可疑的;我更確信托斯卡尼尼是一個文化工業產物,宣稱很有水準的歷史錄音崇拜者到底都在聽什麼?當然,仍然可能有極少數人是真心得到滋養的,只是真相如何還是要嚴謹批判。

  批評了古典音樂歷史錄音界文化工業兩大巨頭後,再來就要感嘆:為什麼再也沒有第二個孟根堡?法國指揮家不走孟根堡路線的理由我都可以想得出來,因為他們有太多美好的音樂家,大可以不要留戀在貝多芬,連現代都有足以取代貝多芬的勒梅隆(Aubert Lemeland,1932-2010)。越高明的音樂作品,越是不能詮釋的音樂,所以他們當然會放棄孟根堡的路線。這也許是我與新天新地愛樂友們最大的分岐:我個人比較接近傳統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因為對3B2T投注太多留戀不已,所以要接觸可以取代掉他們的古典音樂作品會比較困難。

  然而留在這個傳統領域卻是令人不斷地失望,不是錯誤演奏就是亂來詮釋,隨便深度研究一下資料就會發現市場上一片文化工業的虛矯與謊言。孟根堡沒有後繼者,其實就是說明了貝多芬的唱片再也沒有正確演奏的了!我會轉向法派,就是因為聽不到任何貝多芬的正確演奏;要嘛不是只好徹底放棄古典音樂,否則就只得轉向法國古典音樂圈。

  會不會存在一個可怕的答案:古典音樂市場上的流行唱片,本質上就是水準低劣的錯誤演奏,只是透過商業炒作來增加名氣的?

  「失落的環節」不只是貝多芬,華格納與馬勒也一樣,其中又以馬勒的瘋狂流行是一個大問題。馬勒作品演奏之難與史特勞斯同等級,連貝多芬都無法正確演奏了,那有可能會正確演奏馬勒?所以唱片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正確演奏的馬勒,馬勒的風潮只是一種世紀末情緒渲染下的文化工業產物罷了!他們只喜歡馬勒表現的『故事』,才不喜歡馬勒的『音樂』;真的喜歡音樂,怎麼不會計較演奏錯誤這麼嚴重的事?如果做為古典音樂的馬勒之存在意義只是為了滿足某種情緒,那我就得毫不客氣地說那只是包裝成古典音樂的言情輕小說了。

  這時真該感謝許多古典音樂的學術圈(演奏家)完全不鳥古典音樂唱片圈的遊戲,他們在自身的學術流派中基於科學慢慢發展,總會產生進步。於是古典音樂唱片市場開始裂解,大廠的行銷手段慢慢失效,不能賺錢的領域慢慢免於文化工業的污染,youtude演奏家讓人發現唱片市場的無能,也許,最後人們將會發現可以把這些唱片市場的欺騙大師通通丟到垃圾桶去了。

五、結語:走向深度休閒的唱片水準分辨力

  同樣的,這又是一次深度休閒的要求。文化工業基於它的社會影響力,永遠會塑造「欺騙大師」來增加唱片的銷售利潤;我們不必侈言改革這種社會亂象,但是至少必需減小自身的受害程度。誠如深度休閒的理論所揭示:不是真正的深度休閒,古典音樂欣賞是毫無任何休閒效果的!如果說唱片市場充斥著欺騙大師,那就意謂著古典音樂的討論區也會充滿盲目的古典音樂迷,無法真心肯定古典音樂的意義,只能唱各種高調來自我滿足了。

  同樣的虛矯風氣會漫延到歷史錄音;因為歷史錄音的追尋原本就是祈求擺脫唱片市場流行大師的宰制,想要找回純真的黃金年代。問題是,這種真心渴望照樣可以被文化工業收編,歷史錄音成為另一種自我標榜的工具;於是,再也聽不到真正的孟根堡,只能強迫自己面對難聽刺耳至極的糟糕歷史錄音水準,再自我催眠我好會欣賞大師喔………相對的,認為歷史錄音難聽到爆可能還比較安全與誠實!

  更誇張的是直接影響到音響科學水準。因為無法面對正確音響會暴露欺騙大師的真相,甘脆砸錢買錯誤音響來欺騙自己大師好好聽。在古典音樂界相關的音響圈,無論是耳機、線材、喇叭與訊源,越是能暴露欺騙大師的產品,價位再怎麼低就是賣不好;相反的,反而是愛聽流行音樂的音響圈,音響科學的水準可能還高上很多。原則上,如果那套音響器材宣稱適合古典音樂,大概都是加料扭曲的商品無誤,除非是極罕見地完全根據正確錄音的音響作品。

  原先我談論唱片好壞的分辨能力,基於入門的需要,只談論最容易被耳朵偵測到的錄音高傳真問題,這是連兩歲小孩都可以分辨的最基本能力。現在談論深度休閒的需要,當然可以直接談論古典音樂愛好者最喜歡奢談的詮釋問題。然而,還是完全禁不起考驗!隨便研究一下老大師,馬上就發現侈言歷史錄音有多麼美好的詮釋,都只是虛偽欺騙的假象而已。

  從我1992年開始於網路上分享古典音樂,至今起起落落看到太多古典音樂社群的興衰,也看到一堆曾經『熱愛(?)』古典音樂的最後不再感興趣;更慘的還有因此淪落成為網路上的瘋狗,到處咬人為樂來彌補內心的空虛。休閒活動沒有休閒成效的話,它就會反噬成為生命的綑綁了。

  從這一次追尋古典音樂失落的環節──重新追尋真正的孟根堡歷程,我們發現,真的要奢談詮釋,那真是太高難度的深度休閒水準!首先就得完全放棄文字閱讀資料,連維基百科都無法躲過文化工業宰制的;再來就要用『聽』出來的而不是讀出來或看出來,也就是唱片一定要夠正確,音響也要夠正確,才有可能聽到真正的詮釋效果。這一切都是累得要命的深度休閒,但也只有如此才能徹底擺脫文化工業可怕的宰制力量。


(END)

1 則留言:

  1. 我想不只馬勒被從「聽故事」的角度來聽,或許所有浪漫時期的作曲家都受到同樣的對待,畢竟「敘事」是浪漫時期的一大特色,然而這不應該是唯一的特色,否則當代許多的電影配樂都可以狂電浪漫時期的音樂,我們又何需去聽這些老舊曲目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