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自我與他者的和解:從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看貝多芬的心靈世界 之三 回首地面的伏流: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

回首地面的伏流: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 OP.132

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擁有更卓越的作曲技巧,並且透過不同樂章表現出極為生動的貝多芬之自我情感。但是,音樂家後期的心靈躍升往往是超越的,這樣的情感刻劃僅止於本樂曲的發揮,在更後期的其他弦樂四重奏則更純然地表現與『他者』的對話。因此,這是一首回首地面伏流的弦樂四重奏。
  第一樂章一開始便由大提琴演奏出『主導動機』的音型,再由其他樂器或高音域、或反向演奏地延續這主導動機,而成為日後許多伴奏和過門旋律的基礎。第一主題在一串十六分之一音符後先由大提琴高把位奏出以附點音符構成的獨特動機(這個音型成為第二個貫穿全樂章的節奏動感),然後才由第一小提琴唱出完整的旋律;這種樂風本身有極強烈的悲劇性,怪不得華格納稱頌不已。到了以中、大提琴點節奏的第二主題時,相對於第一主題的悲劇感,這個第二主題比較偏向表達到快樂的情緒。不過,這首音樂常常在不同的演奏樂團手下表現出「各說各話」、「爭奇鬥豔」的迴異風貌;讀者若唱片版本與我不同,聽感就不見得符合這些情感形容。
  話說本樂章不是一完整奏鳴曲式,剛開始那種由「主導動機」帶出第一主題的現象不斷,每次總是透過低音域的小提琴得到最深層、由內部傳來的感情;7 分 21 秒(以 Vegh版本而言)開始『主導動機』和第一主題的平行對話,再由第一小提琴延伸旋律線,和其他樂器的下行音階形成最大的緊張感;經過第二主題調劑後,「主導動機」被隱藏在十六分之一音符的反覆音,大提琴在其下奏出最意味深長的伴奏 ── 一個伴奏能以如此簡單音型來與主旋律抗衡的實在很少;最後在些許喘息後,以第一小提琴的複雜音群指向終點。

  第二樂章又回到前一首四重奏的憧憬曲風中:全曲以上行的三等長音符與下行但長短不均的音群產生之兩主題為最主要的成份,下行旋律顯然比較活躍,而且它的性格也遺傳給中段的主題。這產生了一種印象:總覺得下行主題的後半段似乎不停地綿延,但透過「神秘參與」,又覺得這樣有深層的意義。
  樂曲中段則是由第一小提琴以雙弦奏法持續同時演奏空絃 La 音與主旋律,產生手風琴般的音色感;再加上第二小提琴以非常平滑的連弓依次拉出高八度的 La 音和對位旋律而有雙弦同奏錯覺,產生如管風琴般的音響感受。這個性格強烈的第二小提琴能不能被適切地突顯出來,考驗著四重奏樂團本身的合奏默契。再來的風格便比較清楚:一條上下起伏而恆歸原點的旋律主導著意志,在之後的低音旋律出現時,更衝向高音而形成一高潮,再回到先前的混沌不明狀態;這時候中提琴加入第二小提琴的陣容,氣氛更有如「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了。貝多芬原本在此要放入現今第十三號弦樂四重奏的《日耳曼舞曲》,改用這個樂章後我們仍覺得兩樂章風格的相似性。

  題為「大病初癒,獻給上帝的感恩歌,根據伊底安調式」的第三樂章擁有最美麗感人的旋律,外表上的讚美歌型式,卻是屬於全世界人類的共同財產。本樂章可以視為三個依次變奏的『祈禱段落』,中間再夾著兩段活潑的『喜樂段落』。一開始的『祈禱段落』可分成以四分之一音符寫成的第一主題和接下來以二分音符寫成讚美詩式的第二主題,我棌這種分法是為了便於賞析最後的部分。隨後被題為「感受到新的生命力」之『喜樂段落』不但轉調,而且也從四四拍變成八分之三拍;一開始利用三個八分之一音符,前兩個用斷奏,第三個用平分弓且標上「突強」的力度指示,顯然要求一種「宣告」的意味。如此展現一段宣告後,開始呈現一個生動而近乎歡笑的旋律,但每每馬上接一比較無節奏性且偏向優美而非幽默的旋律,產生類似「感恩」的意念;並以這種風格到結尾,再重回一開始的『祈禱段落』。
  利用第一主題節奏上的變化(把四分之一音符加上附點音符的變化),但第二主題完全不變的方法,使這重覆的『祈禱段落』更具備感恩的情感;真正主導性格的功臣只怕是大提琴以附點音符的節奏型── 通常是附點四分之一音符在高音而八分之一音符在低音,這種「向上」的感覺才會更加強感恩的情緒。再一次出現的『喜樂段落』其節奏變得更加複雜而豐富,並且一貫地採取三十二分之一音符切細主旋律而得到更豐富的音樂表情。
  最後進入最意味深長、題為「Mit innigster Empfindung.(更加充滿感情的)」的結尾部分;貝多芬把『祈禱段落』的第一主題變形而更加美麗與深刻,再讓第二主題保持不變但不完全地呈現,而隱含在所有徐緩的二分之一音符之間;樂曲逐漸發展,最後並行這兩個旋律而發展出雙旋律賦格的樂念,一直到最強奏的持續長音,激起的情感是何等濃烈!隨之音樂漸弱,落入平靜的結束裏。

  要接下上一樂章造成的寧靜與神秘,貝多芬卻用了進行曲。雖然這樂曲的節奏性很強,但由於多半以弱音進行,因此沒有太熱烈而能視為一個小間奏曲,並且負有把前面的寧靜轉為下一樂章的激昂之任務。轉入下個樂章之前以「更快板」的速度下,第一小提琴以透過低音絃的高把位演奏主旋律,其他樂器則以極快的反覆音伴奏,如此由前面和緩的行進變成一種非常強烈的緊張,再接到下一個樂章。
  本來預訂是第九交響曲末樂章的第五樂章指定為「熱情的快板」。從前奏的兩個小節中可聽出第二小提琴演奏一個半音階的動機,而大提琴在低音部對答一個動機;他們都是單純的一個八分之一音符加上一個長數倍的音符,但八分之一音符的落點彼此不同;而且在第二小提琴中,明明是四分之三拍子的曲子,卻指定第二拍要加重,如此強化了這動機的性格,而有一種極為蒼涼、甚至悲壯的心情。第一小提琴主奏的第一主題本身也是頗有這類風味的,以後的每個樂念之發展可說通通染上了這層滋味,即使利用震音而比較有生氣的第二主題都無法拭去。
  再重現一次第一主題後有一段以複雜音型表現的發展部,但似乎沒有太強的性格,幾乎可以當成一個陪襯第一主題的過門。樂曲再現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結尾時利用大提琴的高音域和第一小提琴一起演奏主題來達到悲涼的極限後,突然大提琴傳來一段大調的旋律,全曲開始由小調的性格轉入大調的風味:一開始的旋律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以連弓伴奏,這時因大提琴為了和第一小提琴以八度音呈現主旋律而使用極高把位,產生的音色尚不能完全擺脫前面留下來的悲涼。再重覆一次這樂段時,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都改成以分弓拉出的快活伴奏(貝多芬在此特註明不可用連弓),真正把悲涼一掃而空;這樣產生一種趨向狂歡的意志,終結全曲。所以很多人把這首曲子每一樂章都類比到第三樂章那種和大病有關的情節,尤其常視這最後樂章為病癒的狂歡,這倒也是蠻有道理的。

  這第十五號四重奏在感情世界裡恣意奔騰,當成一切眾生百態亦無不可,要表現任何外加的情節想像也很容易符合,可能因為含有最大的人間回顧吧!貝多芬作這曲時是否在大病後嘗試走進全新的境界,而以此曲對過去「欲與天齊」的心靈狂想做了告別?也就是說,終結人世一切情感,無論是第一樂章的悲切還是第三樂章的敬虔,最後將會走向怎樣的心靈躍升?於是,接下來的第十三號弦樂四重奏op.130,將全然走進與『他者』的對話,表現最終的音樂面貌。
(待續)
蘇友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